知行社黄剑杰:公益长征,从救急到兴乡

2025-08-20 10:46   来源: 互联网

  在公益的宏大版图中,当众多目光还聚焦于知行社社长黄剑杰在震区争分夺秒的即时救援时,这位心怀大爱的公益先锋已悄然踏上了更为深远的长征之路——启动“震后产业复兴计划”,将公益的触角从震区的紧急救助延伸至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西藏昌都类乌齐镇,曾是一个以唐卡绘画闻名的小村落。这里的唐卡画师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让一幅幅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的唐卡作品远近闻名,唐卡绘画也成为了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和精神寄托。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瞬间沦为废墟。房屋倒塌,画室被毁,村民们不仅失去了家园,赖以生存的唐卡画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许多珍贵的画作和绘画工具被掩埋在瓦砾之下,画师们望着满目疮痍的景象,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黄剑杰在震后救援中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救援只是第一步,要让灾区真正重生,必须帮助他们重建产业,找回生活的希望。”黄剑杰坚定地说。

  于是,黄剑杰迅速行动起来。他深知唐卡绘画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为了传承和复兴这一传统技艺,他四处奔走,邀请来了非遗传承人来到类乌齐镇开设培训班。在简陋却充满希望的教室里,传承人耐心地指导着村民们,从线条的勾勒到色彩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倾囊相授。村民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年轻的小伙子扎西原本对未来感到迷茫,在参加了培训班后,他每天刻苦练习,绘画技艺有了显著提升,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同时,黄剑杰还注意到废墟中大量闲置的木料。这些木料原本是村民们建造房屋和制作画具的材料,如今却只能静静地躺在废墟中。他突发奇想,为何不将这些木料变废为宝呢?在他的倡导下,村民们将这些木料加工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如精美的木雕摆件、独特的书签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保留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还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为了让这些承载着村民希望的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黄剑杰联合电商平台打造了“公益直播间”。在直播间里,村民们化身主播,热情地向消费者展示唐卡的制作过程和文创产品的独特魅力。他们真诚的笑容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购买。

  当第一幅唐卡在线上成功售出时,村里的老画师洛桑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黄剑杰的手说:“黄社长,你不仅救了我们的命,还救了我们的手艺啊!”这一刻,黄剑杰深知,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种“救援 + 复兴”的长效模式,就像一颗火种,在类乌齐镇点燃了希望之光。它不仅帮助灾区群众恢复了生产生活,还为公益组织转型提供了新的范本。在知行社年会上,黄剑杰满怀豪情地宣布:“未来十年,我们要在 100 个灾区重建‘希望村落’,让公益从‘输血’变为‘造血’,让每一个灾区都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知行社黄剑杰的公益长征还在继续,他将带着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公益事业的无限热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篇章。


责任编辑:Monica1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商业创投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投诉建议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