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携手上海大学举办“中英安宁缓和照护与善终关怀工作坊”
10月15日,为期3日的“兑现承诺,人人享有——2025世界安宁疗护日主题活动暨中英安宁缓和照护与善终关怀工作坊”圆满落幕。工作坊汇聚中英两国教育、研究、实务领域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全国各殡葬专业院校受训教师,围绕安宁疗护的高质量发展、本土化实践与国际化合作展开深度交流。
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承办,是全国殡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的重要年度活动之一,也是福寿园与上海大学共同合作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一期全国殡葬专业院校师资培训”。
跨文化视野融合实地参访
工作坊采用实地调研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10月13日,与会专家与首批受训教师赴嘉定区迎园医院实地参访,深入了解上海在社区安宁疗护方面的制度建设与服务模式,为后续研讨提供了丰富的一线案例与本土经验。
(工作坊一行赴嘉定区迎园医院实地参访)
揭牌仪式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10月14日,工作坊现场举行了“上海大学——福寿园国际集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善终服务与管理’”揭牌仪式,标志着安宁疗护领域“高校科研+企业实践”深度合作平台正式落地,为人才培养与行业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聚焦安疗专业建设与善终观念构建
本次工作坊以“跨文化视野下的安宁缓和照护与善终关怀”为主题,共有10名中英专家学者作精彩发言。
在专题研讨板块,中外专家从系统构建、专业方法、服务评估等多角度分享了前沿成果,在善终服务前瞻板块,研讨延伸至文化观念、生命教育与人才培养等领域。
工作坊期间,来自英国巴斯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的专家,还与中方代表交流了中国殡葬业在安宁疗护与生命服务方面的最新动态与前瞻思考。
协同力量构筑全周期服务根基
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兼首席品牌官邬亦波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了企业和共同体在推动生命教育与善终关怀中的社会责任和持续探索。
(邬亦波开幕式致辞)
(李经衡作专题分享)
生命书店总经理李经衡以《从一家书店开启的生命教育》为题,分享了以书店为载体,通过人生读书会、太空纪念、节气活动等方式,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筑起温暖的全生命服务的社会根基。
首批殡葬院校教师获颁证书
10月14日下午,共同体三家发起单位代表——福寿园国际集团邬亦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程明明和民政职业大学生命文化学院副院长徐晓玲共同为16位参与培训的教师颁发培训证书,标志着共同体在殡葬与安宁疗护教育领域的师资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
(现场颁发培训证书)
上海福寿园参访深化产业认知
10月15日上午,受训教师专程前往上海福寿园参访交流,进一步了解福寿园在生命服务、人文纪念、生态安葬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强化了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结语
本次工作坊延续了2024年首届论坛的开创性探索。2024年10月13日,中英安宁疗护高峰论坛暨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首届国际论坛于礼济学院成功举办,开启了中英两国在安宁疗护和善终服务领域的专业对话,为共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次工作坊促进了中英在安宁疗护与善终服务领域的深度交流,为中国安宁疗护与善终服务的专业化、系统化与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福寿园将持续发挥产教融合平台优势,助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为提升中国生命服务事业的品质与尊严、传递社会的文明与温度贡献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