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GHub盛大启幕丨准时达以数字智能仓网夯实全球制造供应链新枢纽
2025年11月17日,准时达越南GHub在北宁正式启用。作为由准时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并运营的全新智能仓储与供应链中心,该项目也标志着准时达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布局中又一个战略节点正式“点亮”。
开幕仪式当天,来自准时达的全球区域管理团队、业务单元代表、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现场嘉宾一致认为,越南GHub的启用,不仅是单一项目的落地,更是双方在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与全球网络布局上迈向更高阶段的里程碑。

越南:从“生产基地”迈向“区域供应链中枢”
近年来,越南展现出强劲的复苏与适应能力:2025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出口增速自2024年底以来持续双位数增长,9月出口同比增速达到25.3%,在主要出口中对美出口表现尤为突出。
在贸易与开放格局上,越南被多家机构视为本地区全球整合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目前已签署并生效的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共17项,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使其既是通往东盟市场的重要入口,也是联通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战略枢纽。
在全球供应链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越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4年,越南出口在全球中的占比已升至约1.66%,成为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大出口国;对美国、欧盟等主要市场的出口保持高位增长,在电子电气、家具、服装、办公设备等品类中竞争优势明显,正成为跨国企业“再配置生产+再设计供应链”的首选落脚点之一。
多份研究报告指出,越南对外资尤其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以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机械设备为代表的高技术与中高端制造出口规模快速提升,与自动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互呼应,使越南从传统生产基地逐步走向“面向全球的智能制造与供应链枢纽”。
对中国及东南亚产业链而言,越南既是承接产能与链接终端市场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中国制造、东盟消费与欧美终端的关键中转枢纽。在“去单一中心化”和“多元化布局”的趋势下,越南正在成为提升供应链韧性和保障能力的关键环节。
GHub:链接全球仓网的数字智能节点
在这样的区域格局之下,越南GHub的启幕,具备超越单一项目的战略意义。
此次启用的全新GHub总面积20,576平方米,最大库容可达19,000板位,其中约60%的区域具备恒温恒湿环境,可满足高价值电子产品在存储与操作环节的严苛品质要求;日处理能力约2,000板,集成进项物流、G-Hub运营、出库分拨等功能,实现从工厂端到全球客户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

越南准时达
依托准时达在全球布局的仓储与运输网络,以及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越南GHub不仅仅是一座仓库,更是准时达“C2M2C(Customer to Manufacturing to Customer)端到端服务能力”的又一实战场景:
● 在网络层面,它与中国、欧洲、北美、中东等节点仓形成联动,有利于多路径、多节点的调拨与备份,提升全球网络的冗余度与抗冲击能力;
● 在运作层面,通过自动化设备与精细化作业设计,实现高周转、高密度、高准确率的仓储运营,为高频、小批、多批次的制造供应模式提供支撑;
● 在数字化层面,借助准时达自主研发数字化平台JusLink,对订单、库存、在途、工厂计划与客户需求进行全链路可视与协同,使“看得见风险、算得清成本、排得好路径”成为日常能力,而非应急手段。
数字化与智能化:从“区域物流仓储”到“智能化新范式”
在东南亚整体数字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多家研究机构指出,该地区正成为中国与全球品牌布局电商、金融科技与新消费的重要前沿,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更敏捷、更智能的供应链。
准时达越南GHub的定位,正是要在这一趋势下,扮演“数字化智能节点”的角色:
● 一方面,通过与工厂系统、品牌端系统以及跨境电商与零售渠道打通,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端到端可视,支持更细颗粒度的生产与库存决策;
● 另一方面,以实时数据为基础,优化干线+支线+末端的综合方案设计,在运力紧张、运价波动、关务政策调整等情境下,依然保持服务的稳定性与成本的可控性。
在高技术制造、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设备等行业供应链对“速度”“确定性”“透明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这样一座集成“仓储中枢+数据中枢+协同中枢”的GHub,将成为品牌企业在东南亚及更大范围内实现供应链重构的重要载体。
从越南出发,面向全球的制造供应链网络
从宏观视角看,越南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持续升级的产业结构以及对外开放格局,已经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供应链地图上的关键节点;从企业实践的微观视角看,越南 GHub 的落成,则是准时达全球仓储与供应链网络更加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未来,准时达将继续依托遍布全球的仓网布局、先进制造业的服务经验以及数字平台与智能科技能力,以越南为支点,连接中国、东盟与全球终端市场,为更多制造品牌提供更有韧性、更具效率、更可持续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为全球制造业在不确定时代中,提供更多“确定的选择”。















